分享到:

云南自考报名:2019年12月份云南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二)

2019-07-10 作者:自考汉语言文学教研组 汉语言文学 阅读数:1745
云南自学考试报名:2019年12月份云南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二)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选择题
1、农业生产文化:明代的赋税、农业节日、农耕中的历法文化
2、传统手工业与商业:铁器、传统商贸的模式、传统商业的活动类型、传统商业文化符号
3、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服饰文化、传统饮食文化观念、饮食文化的群体实践、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旅行观念、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
4、中国传统的技术文化:天文知识、算学、手工业知识、中医药学、脏腑学说、四大发明。
●名词解释
1、地神祭祀
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古称地祇。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2、天神祭祀
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祖意识浓郁,人们对血亲祖先、人文祖先有着很强的追念与依赖心理,定期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就是与祖先神灵对话的机会。取得神灵的佑护,维持现实秩序是人神祭祀的主要目的。人神祭祀包括宗庙祭祀、祭先王先师、先贤祭祀等。
●简答题
1、我国方志中记录农耕知识的特点
一是农耕知识与区域地理和生态资源资源相适应,二是农耕知识恪守自然岁时历法的的节律,三是农耕知识渗透到地方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套口头传统和地方文献,四是农耕知识形成了一批文化符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系统。
2、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一、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农经验;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遵循季节的规律投入劳力和创造收入。
二、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这种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例如,第一,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第二,它发展了市民文化。第三,它打破小农经济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三、精打细算、知足节约的务农传统;这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制约,这是中国人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可贵意识。
3、传统商业文化的特点
 一是在传统文化中。商业在农业生产文化的框架内发展,这使我国的传统商业富于农业文化色彩;二是地方商业活跃,产生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商品,成为地方名产;三是多民族商业互动,汉族与其他多民族商业与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形成民族贸易、宗教贸易、走廊贸易和边疆贸易等多种形式;四是内外贸易交流,即很早就出现丝绸之路之类的跨境贸易和跨国贸易。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名词解释
宗法制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家长,也是政治上的共主。天子的庶子被封为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简答题
1、简述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及其影响。
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分别对待。
一等人是蒙古人,他们是征服者、是主人。
二等人是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地位仅次于蒙古人。
三等人是汉人,包括汉族人和原来辽国、金国的契丹人、女真人及高丽人等。他们是被征服者。
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
这样对待治下的臣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显示着这个入主中原的统治势力缺乏政治经验和文化基础。元朝经济政策带有浓厚的掠夺气息,读书儒士基本被排斥在政治之外,政治待遇等级划分的同时是经济上的贫富分化,这都使得元朝政治始终在动荡中度过。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2、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礼仪的家族原则。
婚礼是传统社会的人生大礼。婚礼礼仪,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婚配原则使男女结合成夫妻的礼俗程式。婚姻的目的在于祭祀祖先与延续家族。
首先,婚姻关系能否订立,须取得家族祖先的同意。
其次,以聘娶的形式实行家族见婚姻包办与人财交换。
再次,拜见尊长,庙见祖先,家族对新成员的接纳。
婚姻礼俗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
3、历史传说解释工匠的特点。
以鲁班传说为代表,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二是无法合作性,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三是唯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
●论述题
1、试述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
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封建时代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政权向广大读书人开放,因此它吸引了大量文化人的注意力,科举制造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养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影响。
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在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之下,中央集权与儒生阶级,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由此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中国古代向来重视教育,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与语言文学的艺术性。科举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讲,传统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并指导着历代的立法活动。
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他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
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古代法律制度,与古代礼制有着衔接关系,强调等级特权,主张根据人的身份、地位区别对待。
3、试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按照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伦理原则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传统礼俗讲究等级区分,要求人们各安本分。
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约的内外结合实现的。
当三纲取代五伦成为伦理准则之后,服务于专制统治的礼制具有了礼法的意义,其对民众生活的规范性走向了极端,变成了束缚人性的绳索。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西周,“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认为天与人是统一的。
2、四谛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谛”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
“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之苦,爱别离苦——生离死别之苦,怨憎会苦——与难于相容的人一起相处之苦,五取蕴苦——执迷地把五蕴和合的虚空的自身认作真实的存在而导致之苦。故原始佛教认为人生是一苦海。
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有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以及慢疑见等诸多烦恼,这些烦恼使人迷惑而作不善之业。
灭是“入灭”或“涅槃”,指脱离生死苦海,驶入涅槃彼岸,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
道的含义是道路,主要指“八正道”、“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成佛为最终目的。
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作“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从此以后,“三纲”便成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
“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
●简答题
1、“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三方面: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③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
①仁爱孝悌
“仁”即爱人,要有仁爱之心。
孝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爱的基础。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人们都十分重视仁德的作用,仁德成了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
②重义轻利
“义”——应该、合宜,具体所指是行为要合宜,要说应该说的话,要做应该做的事。
“利”——物质利益。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礼让
“礼”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④真诚有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诚”——真实而不虚妄。“信”——真实,讲信用,信任。
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丰富多样的,除了以上四种之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这些美德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特点包括:
①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中国建筑以柱梁为主、承重墙为次的结构,与西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②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群体,往往都有一个中轴线,整个建筑或建筑群是沿中轴线按就有对称的格局分布的。这种布局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严谨正统的感觉。
③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予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当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
●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和步骤,并分析其价值。
第一个目标是明德,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第二个目标是亲民。亲民是指人不仅自身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诚意、正心是指个人的内心修养也就是所谓的修身心养性。
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
自从《大学》概括出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做过补充和阐发,但基本上没有超越过这个范围。这些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试述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并分析其价值。
第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到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才。
第二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第三学思结合。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第四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系列的教学规律,总结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为后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3、试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尊崇自然”,并结合具体的文学形式展开其分析。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题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应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致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的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情。
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对此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有过一段描述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境。
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要求诗歌要充满清新流畅的自然气息。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名词解释
1、河图洛书说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传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这些记载在古书中的神赐汉字的故事,给汉字的起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们对汉字产生神圣不可侵犯的敬畏心理。
2、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的典型代表。黄帝时的史官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传说中,他被尊为造字的圣人。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制度文化主要有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带带有创造有调整有发展。文官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与执行政务的可操作性。
第一,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从在元朝担任官职打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以及在明朝时居住中国达30年之久的利玛窦,这两位意大利人都深谙中国文官制度。在他们的《马可波罗行记》与《中国札记》中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做了深入介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倾慕之情。
第二,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撰文表示赞扬。孟德斯鸠虽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批评态度,但却对中国的科举制赞赏有加,认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第三,探索官员的录用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治理政务的重要课题,中国科举趋势的制度给了他们极大启发。1868年5月,美国罗德岛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引起了美国参议院众议院的广泛兴趣。
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的现象,但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2、试述陈独秀关于明清以来中外文化交汇的七个阶段理论,并评析其价值。
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吾人最后之觉悟》的著名论文中,曾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历程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是:
第一期在有明之中叶,西教西器初入中国。
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
第三期在清之中世。鸦片战争以还,西洋武力,震惊中土,开启洋务运动。
第四期在清之末季。甲午之役,军破国削,开启戊戌变法。
第五期在民国初元。辛亥革命。
第六期则今兹之战役,专制政治。
第七期民国宪法实行时代。
这七期大致可以看出“西学东渐”的演变脉络,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现代的曲折历程。
陈独秀的七期之说,从器物(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精神(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陈独秀通过清理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的脉络,明确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思想:中国文化必须进行价值观念层面——精神文化体系的最深层次的变革,这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3、试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识与华夏气相对世界文化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欧洲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戏剧家莱布尼茨的关注。
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的引进中国文化。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

推荐阅读

云南成人招考网